基本信息
電影中文名 地心遊記
英文名:Journey to the Center of the Earth
導演:艾瑞克·布萊威格
上映時間:2008年7月11日
國家/地區:歐美
對白語言:英語 / 義大利語 / 冰島語
幻想 / 科幻 / 冒險
更多中文片名:
地心探險記
更多外文片名:
Jules Verne's Journey to the Center of the Earth
Trip to the Center of the Earth
片長:
1h32 min
製作公司:
RHI Entertainment Inc.[美國]
Reunion Pictures
發行公司:
ION Television(2008) (USA) (TV) (original airing)
RHI Entertainment Inc.[美國](2008) (worldwide) (all media)
特技製作公司:
Anthem Visual Effects
劇情簡介
特雷弗(布蘭登·弗萊瑟飾演)是大學的自然科學教授, 卻提出了一套與現有科學體系完全對立的理論認為凡爾納的小說並非只是科幻而是確有其事。結果此事被學院傳為笑料,幾乎將特雷弗的學術名聲毀於一旦。後來,特雷弗和侄子肖恩(喬什·哈切森飾演)以及美女漢娜(安妮塔·布里姆)在冰島旅行時,意外的發現了一個洞穴。
三個人沿著洞穴往裡走,踏破了地上的雲母跌入了無底的深淵,好在底下的大湖救了他們的命。三個人游出湖面後,發現自己進入了一個神秘的地心世界。在那裡生存著各種稀奇古怪的生物,有著各種光怪陸離的景象。原來凡爾納的著述竟真的確有其事。特雷弗也終於可以揚眉吐氣了。不過,首先要解決的問題是,如何像凡爾納當年一樣找到另外一條出路,逃出生天
演員表
角色 | 演員 |
Jenny | Diane Baker |
Groom | Robert Adler |
Count Saknussem | Thayer David |
Icelandic proprietress(uncredited) | Edith Evanson |
Dean | Alan Napier |
Groom(uncredited) | John Epper |
Prof. Goetaborg of Stockholm(uncredited) | Ivan Triesault |
Alec McEwen | Pat Boone |
Paisley(uncredited) | Ben Wright |
Professor Oliver Lindenbrook | 詹姆斯·梅森James Mason |
Rector(uncredited) | Alan Caillou |
Shopkeeper(uncredited) | Owen McGiveney |
Professor Bayle(uncredited) | Alex Finlayson |
Scots newsman(uncredited) | Kendrick Huxham |
Housekeeper(uncredited) | Molly Roden |
News vendor(uncredited) | Mollie Glessing |
Laird(uncredited) | Peter Wright |
Mrs. Carla Goetaborg | Arlene Dahl |
Hans Belker | Peter Ronson |
Kirsty(uncredited) | Mary Brady |
Chancellor(uncredited) | Frederick Halliday |
Bearded Man at Newspaper Stand/University Student | Robert'Red' Gene West |
Duck | Gertrude the Duck |
職員表
製作人 | Charles Brackett |
原著 | 儒爾·凡爾納 |
導演 | 艾瑞克·布萊威格 |
幕後
本片根據凡爾納1864年創作的《地心遊記》(Journey to the Center of the Earth)改編。凡爾納這位生活自19世紀末的文學家用其獨到的文筆和深邃的科學眼力寫就了20多部科幻小說,其中包括大家耳熟能詳的《海底兩萬里》、《神秘島》和《八十天環遊地球》等。其小說中想像力的天馬行空而又不失科學邏輯性是他最為人稱道之處。
而更讓人感到驚嘆的是,在他的小說中所描繪的怪異的科學設備許多在今天都已經成為了現實。比如說《海底兩萬里》中的潛艇還有《從地球到月球》的火箭等等。所以在西方,凡爾納有著“現代科學之父”的稱號。如果凡爾納生活在現代,必然是如同史蒂芬·金一般成為好萊塢的寵兒。而事實上,即便凡爾納已然作古,他那些19世紀的作品在好萊塢還是屢次被搬上銀幕。本片原著《地心遊記》在此前就已經有過許多電影的版本了。其中,最為經典的是1959年拍攝的版本,該片也曾經獲得3項奧斯卡提名。
這一次新線再次搬出《地心遊記》挑戰經典,其勇氣則完全是來源於片名後那個“3d”的字樣。不用多說,片名中的“3d”已經告訴了我們本片又是一部擁有能讓你身臨其境立體畫面的電影。而與眾不同的是,本片在拍攝中所使用的是由瓦爾登公司生產的、由大導演詹姆斯·卡梅隆親自負責開發的3D攝影機系統。該攝影機曾經拍攝過《深淵幽靈》、《深海異形》等IMAX大片,卡梅隆本人即將上映的新作《天神下凡》也是用這套系統拍攝。
另外,由於本片發行方新線公司今年年初被華納所收購徹底結束了其獨立製片的生涯,因此本片作為其被收購後發行的首部娛樂大片便更具有特殊的意義。而新線選擇本片這樣的影片來開啟它的商業娛樂路線也有著其深遠的考慮。這一點主要體現在其選用3d的製作上。
在3月份拉斯維加斯舉辦的ShoWest展會上,很多電影公司紛紛都宣布了他們的3D(立體)電影安排,比如20世紀福克斯的《冰河世紀:恐龍的黎明》(Ice Age: Dawn of the Dinosaurs)、迪士尼的《美國狗譚》(Bolt)、皮克斯的《UP》等都將製作成立體版在立體影院上映。此外夢工場去年初就已經宣布他們今後的卡通片都將製作成數字3D版。可以說3D電影乃是未來電影工業發展的必然趨勢。當然,在這一片3D的浪潮中,曾經以《指環王》3部曲引領大片3部曲狂潮的新線也不甘落後,這一次,它們選擇退出《地心遊記》3d版也正是想要以本片在3D的戰線上繼續領跑。
該片導演是初執導筒的埃里克·布里維格,他此前是一名視覺效果人員,曾憑藉為施瓦辛格的科幻片《全面回憶》(Total Recall)製作特效而獲得奧斯卡最佳視覺效果的提名。從這一點上我們也可以看出影片徹底的視覺路線。
影評
尼古拉斯·凱奇才將國家寶藏從塵封中解禁,印第安納·瓊斯手中的水晶骷髏也還沒有仔細的把玩欣賞,凡爾納大叔又馬不停蹄迫不及待的帶著我們開始了另一段探寶的旅程。這兩年探寶類大片似乎有些讓人有些許審美疲勞的感覺。不過比起其他類型或題材的影片來說,探寶類的影片產量其實並不高。造成我們疲勞的原因,只是在於探寶類影片的缺乏新意,乏善可陳。無非就是解謎、迷宮、歷險的老三套,最多再加上一點男歡女愛與暴力兇殺以此來輔佐金燦燦的寶藏來一起共同烘托出一個更大的,有關人性貪婪的主題。
不過以這樣傳統的眼光來考量《地心遊記3d》這部片子的時候似乎就顯得有點力不從心了。原因很簡單,片名中的3d就說明了一切。這部片子賣的不是懸疑、不是推理、甚至也不是原著顯赫的聲名,一切的內在到了本片中都成為了視覺外表的附庸。炫技術,用奇異的影像最直接的抓人眼球才是本片的真正意圖所在。身臨其境般的見識絢麗的精靈,坐上深礦中的軌道車一路呼嘯,體驗地下不為人知的幻妙世界將是本片能夠給予我們的全部。想想,用一張電影票坐回過山車,遊覽海底公園,另外順帶領略經典科幻天馬行空的想像也是物超所值了。